分享【教出會思考的孩子】--2009森林小學朱台翔校長演講筆記

2009062208:12



點閱次數:voicexml


於6月20日下午,和蓁外婆一同去四號公園的圖書館,
聆聽森林小學朱台翔校長的演講,
主題是”教出會思考的孩子”,
到場參加座談會的家長很多,幾乎全場坐滿,
大家的共同點都是為了自己也為了孩子,
不僅孩子要被教育,家長更要不斷的被教育,
和孩子一同的成長,不是嗎?

babyhome熱心的”然然媽咪”是參加高雄場的講座,
她很用心的將講座內容整理成筆記並於討論區分享給大家,
(討論區網址:教出會思考的孩子);
蓁媽咪我也將此篇文章訂閱到我的筆記本,值得收藏哩~*^^*

以下文章內容擷取自然然媽咪的Xuite日誌::然然‧恆恆的小樹之歌

【艾媽咪筆記】(括弧裡的斜體字為Emily的註解或自己的一些延伸想法)
●會思考的孩子vs. 你在乎的事?
每次在關鍵時刻(當孩子的行為跟你期望的不同時)在動手或動口要求孩子之前,先停一下,在心裡作抉擇,你要的是孩子當下立即做你在乎的事?還是希望教出會思考的孩子?

●如果希望能教出會思考的孩子,爸媽首先要先思考。
(Emily’s thoughts:用體罰或恐嚇的方式,是最不用動腦筋的。但若要教孩子思考,父母的確就得不停地動腦筋,剛開始會很辛苦,艾拔說,有時候他就是想用引導的但是就想不出怎麼講,反應不夠快。但只要不斷的練習,這也會形成一種習慣,就像體罰或對孩子口出惡言、恐嚇孩子,也很容易會變成一種習慣。)

●1988年新英格蘭期刊中有偏研究,發現有心律不整病史的病人,在被威嚇或嘲諷的環境中,會發生心律不整的情況比例較高,身體內的血清張力素降低,暴力行為增多。
孩子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能記憶片段的訊息,無法發展出組織能力。

●父母一旦決定思考,就很容易看清適時的真相(Emily’s thoughts:這邊的真相指的是,孩子行為背後的意義,比如說:孩子到了睡覺時間還不去睡,並不是因為存心要跟媽媽唱反調,很可能他真的不累,或手邊的遊戲真的很吸引他。)

●在關鍵時刻,你要選擇繼續跟孩子僵持?還是讓我和孩子都思考?

●孩子犯錯時,你通常會怎麼說?比如打翻東西了,也許你會說『怎麼這麼不小心?』『你存心跟我過意不去?你不曉得媽媽要打掃很累嗎?』或者我們會說『沒關係』(Ouch!這個我常說)即使是『沒關係』也不是很好的回答,沒關係這個訊息的背後隱藏著的訊息是:『你做得不夠好,但是沒關係!』『你對我負責(而不是對自己負責),由我來決定你這個行為對不對,有沒有關係!』(因為打翻的東西不是貴重的東西所以沒關係,如果打翻的是很貴的會破碎的杯子,媽媽可能就覺得有關係,會大發雷霆!)這樣的說法長時間會造成孩子總是以自我為中心,無法跳脫自己的角色為別人著想。

●即使是生活規範,都不用『限制』的,應當引導孩子去思考,解釋原因給孩子聽,才能跳脫自我為中心的角色,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你你你、我我我…『你為什麼不這樣做?』『你這樣我很生氣!』『我不喜歡你做這件事!』引導跳脫自己來看事情的本質,藉此提供機會讓孩子去思考為什麼。(朱朱舉自己與3歲小孫子的例子,某次孫子在車上打翻了小饅頭,在孩子自責大哭的前一秒,朱朱開口問他,『你知道為什麼小饅頭打翻的時候不會往天空飛?而是掉到地上嗎?』『因為地心引力!』三歲的孩子對於『地心引力』這個名詞要能理解當然還嫌太早,但這個古怪的名詞卻逗得孩子咯咯咯笑個不停,雖然對於科學的問題,孩子現在可能還不懂,但就在當下,孩子已經跳脫自己的角色來看打翻東西這件事情,甚至可能是他對『地心引力』這個科學名詞的啟蒙)

●孩子只有脫離父母仍可以是完整的獨立的人,才能和別人合作。夫妻之間也該是完整獨立的個體,才能彼此合作。

●所有小孩的問題,通常都不是小孩的問題~而是大人造成的!

●暴力源自於希望受挫,人的心變硬。

●父母也要學習放下,跳脫自我中心,關心孩子,站在孩子的角度想,看孩子的優點。

●教養孩子最重要的兩件事:不要管他、好好愛他。

●『不要負,很多零,一點點正』教養孩子不求一下子就可以都說正面的話語,但偶爾一點點負面的語言及行為就足以傷害孩子的心很大。因此在關鍵時刻多思考,即使還想不出如何說正向的話,至少先不冷靜,先不說話(很多零),但只要一點點正,小傢伙就會有無限的空間。

●每天五個讚美,五個甜言蜜語

●把孩子重新當小baby來對待

●和孩子通信:用說的是即時的,常常隱含太多衝動的情緒在裡面,用寫信的方式通常可以把自己激動的情緒先緩和,也就不會有太多負面的語言。

●源頭調一下:孩子犯錯時,先問『你有什麼困難嗎?』『你需要什麼幫忙?』『你能不能想個辦法讓我可以幫你?』『你那時一定很氣,所以才打他』『你偷東西的時候一定很緊張?媽媽小時候也偷過東西…』透過問,瞭解事情的真相,不要先責備。

●看得見,能欣賞,並說出孩子的優點

●多聽孩子說話。孩子說了什麼,不要立即做價值的判斷(例如:你這樣做不對,你應該如何如何);孩子今天說的心裡話,也不要拿來在日後攻擊他(例如:昨天孩子說他決定要好好用功,今天看到他在看電視便說『還說要用功,現在又在看電視!』)這樣只會造成孩子越來越不願意跟父母說心裡的感受。

●『誠實』是面對現實的能力,不是『不對別人說謊』而是『能不能面對自己』

●想事理,說事理,自然心裡想的是就會發生。

●夫妻(父母)之間沒有敵意,媽媽的包容和接納,是孩子人格發展的最主要因素。


回應請點我唷

日記框來自:珍藏小館
上一篇 蓁娃娃第27次上爬爬~| 12 / 16